由团省委、省科协、省教育厅、省学联联合举办的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于5月12日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在本届比赛中,全省高校共收到541件作品,经过初评有314件作品进入决赛。我校经过校内选拔和推荐,一共上报了20件作品参赛,最终《USB数字传输多媒体音响》等11件作品进入决赛。
5月11日,校党委副书记高宁同志率校团委书记李了了、文新学院副院长邓国军及13名参赛学生代表一行前往西南科技大学参赛。在参赛过程中,同学们对作品进行了展示,积极应对评委的询问,充分展示了我校学子的学术科技风采。同时,通过观摩及学习其它高校的优秀作品增长了同学们的见识。经过为期两天的决赛,我校4项作品获得了二等奖,7项作品获得了三等奖,9项作品获得了优胜奖,取得了我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
![]()
![]()
![]()
![]()
附件:
我校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作品名单
作品名称 |
所属大类 |
作者 |
指导老师 |
获奖等级 |
USB数字传输多媒体音响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曾茂良 刘成 罗建 谢俊和 汪 勇 李政道 |
胡仲秋 |
二等奖 |
水杨酸延缓青稞离体叶片衰老的研究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丁晓波 向彬方 杨汉波 |
段国辉 |
二等奖 |
草酸镧纳米晶体的超声固相化学合成及结构表征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谯亚娟 罗桂林 |
李道华 |
二等奖 |
从农村受众的调研看农村报纸的发展前景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倪 瑗 周 波 吴 明 |
杨光辉 |
二等奖 |
自动门禁系统的设计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
谭 波 谭 龙 陈顺友 |
黄家荣 |
三等奖 |
基于GIS的天宫堂水库地质灾害调查评估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范 勇 李 慧 |
谢贤健 |
三等奖 |
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稀散金属的吸附性能研究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黄琪惠 程永香 |
王碧 |
三等奖 |
论唐卡艺术中的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秀 娟 杨 梅 |
徐祝林 |
三等奖 |
成都话被普通话同化现象研究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黄溦佳 |
高佳 |
三等奖 |
相对合理主义视野下的抗诉权新探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何丽佳 何选花 朱林琳 陈一斯 |
冉强 |
三等奖 |
二级城市快速消费品的市场特征及发展研究——以内江市为例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任桂君 郑仁海 蒋 杰 尹华江 |
范雪刚 |
三等奖 |
关于灾区救灾方案选择及物资分配的优化模型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唐昌蒲 尹 文 李云华 谭宁波 |
王凡斌 |
优胜奖 |
外源亚精胺对黄瓜种子萌发及离体再生植株生殖发育的影响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余国志 陈 熠 邱超 |
黄作喜 |
优胜奖 |
重金属在鲫鱼体内的含量及污染状况评价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李佳繁 胡秀芝 吴田菊 唐静 |
唐正义 |
优胜奖 |
重金属(Pb2+、Cd2+)对青稞幼苗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夏 奎 向利红 向彬方 |
段辉国 |
优胜奖 |
城市河流消落带农产品中铅镉的污染调查研究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柯 斌 罗海燕 熊昌龙 陈冬梅 李春燕 |
朱俊 |
优胜奖 |
成都市红砂社区土地流转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袁 琳 张 庆 罗 超 李长胜 陈 峰 张 玲 |
赵晓鸿 |
优胜奖 |
震不断的文化之脉——试论北川羌族饮食习俗在羌族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林 红 王梅吉 |
肖从亮 |
优胜奖 |
论媒体对刑事司法量刑的影响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佘金星 |
雷厉 |
优胜奖 |
增设“见危不救罪”初探 |
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陈金海 |
余春燕 |
优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