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首席专家 |
责任单位 |
课题名称 |
1 |
陈雨露 |
中国人民大学 |
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研究 |
2 |
张平 |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研究 |
3 |
张汉林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未来十年世界经济格局演变趋势及我国发展战略调整研究 |
4 |
霍建国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
迈向2020年的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研究 |
5 |
张宇 |
中国人民大学 |
国际金融危机后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与我国的应对方略研究 |
6 |
佟家栋 |
南开大学 |
经济全球化调整期的国际保护主义发展新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研究 |
7 |
张连城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正确处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研究 |
8 |
郭杰 |
中国人民大学 |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我国财政政策及财政管理模式研究 |
9 |
杜两省 |
东北财经大学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点和难点:风险分析、控制系统和激励机制研究 |
10 |
黄群慧 |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研究 |
11 |
贺京同 |
南开大学 |
经济稳定增长前提下优化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关系研究 |
12 |
张卫国 |
西南大学 |
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设计与战略选择研究 |
13 |
韩喜平 |
吉林大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 |
14 |
肖兴志 |
东北财经大学 |
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 |
15 |
朱雪忠 |
同济大学 |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国家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研究 |
16 |
田立新 |
江苏大学 |
我国能源价格体系建设与能源发展战略转型研究 |
17 |
袁志刚 |
复旦大学 |
全面提升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水平与质量研究 |
18 |
王彩波 |
吉林大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 |
19 |
焦国成 |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研究 |
20 |
林闽钢 |
南京大学 |
社会服务管理体制改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
21 |
吴忠民 |
中央党校 |
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
22 |
赖德胜 |
北京师范大学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 |
23 |
卞志村 |
南京财经大学 |
基于物价调控的我国最优财政货币政策体制研究 |
24 |
刘长庚 |
湘潭大学 |
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研究 |
25 |
刘子兰 |
湖南师范大学 |
促进消费持续增长的长期政策和长效机制研究 |
26 |
杜莉 |
吉林大学 |
绿色经济实现路径——中国碳金融交易机制研究 |
27 |
宋洪远 |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形成机制与调控政策研究 |
28 |
庞凤喜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宏观税负、税负结构与结构性减税研究 |
29 |
岳公正 |
贵州大学 |
工业化国家国民财富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调节机制和政策体系比较研究 |
30 |
张建华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于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
31 |
冯宗宪 |
西安交通大学 |
基于碳减排的产业有序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
32 |
叶泽 |
长沙理工大学 |
我国电价体系建设与电力发展战略转型研究 |
33 |
黄宪 |
武汉大学 |
完善宏观金融调控体系研究——基于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的视角 |
34 |
曹廷求 |
山东大学 |
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研究 |
35 |
陈志勇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研究 |
36 |
王国刚 |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利率调控政策研究 |
37 |
李富有 |
西安交通大学 |
民间资本供求风险防范及其健康发展研究 |
38 |
姜长云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
产业链视角下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研究 |
39 |
肖国安 |
湘潭大学 |
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研究 |
40 |
李崇光 |
华中农业大学 |
我国鲜活农产品价格形成、波动机制与调控政策研究 |
41 |
桑玉成 |
复旦大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化与规范运行研究 |
42 |
肖滨 |
中山大学 |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战略、路径与对策研究 |
43 |
唐莲英 |
华东师范大学 |
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
44 |
杜艳华 |
复旦大学 |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战略与路径研究 |
45 |
周敬青 |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
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 |
46 |
陆杰荣 张湘涛 |
辽宁大学、长沙市委宣传部 |
雷锋精神研究 |
47 |
王莹 |
河北经贸大学 |
社会管理创新的伦理路径与制度支持研究 |
48 |
麻宝斌 |
吉林大学 |
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现状测评与改善对策研究 |
49 |
何明升 |
华东政法大学 |
中国特色虚拟社会管理模式研究——基于网络关系结构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方案及其法律支撑 |
50 |
卢汉龙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的视角 |
51 |
杨胜刚 |
湖南大学 |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 |
52 |
崔月琴 |
吉林大学 |
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和推进路径研究 |
53 |
常凯 |
中国人民大学 |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政府规制研究 |
54 |
周冯琦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我国省级层面环境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
55 |
李国平 |
西安交通大学 |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
56 |
夏飞 |
广西财经学院 |
未来十年中国—东盟经贸格局演变与我国南海安全战略构建研究 |
57 |
林桂军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型研究 |
58 |
谢洪明 |
浙江工业大学 |
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方向选择和运作推进机制研究 |
59 |
唐宜红 |
中央财经大学 |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策略研究 |
60 |
黄仁伟 |
上海社会科学院 |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三重体系构建研究 |
61 |
吴心伯 |
复旦大学 |
美国的亚太布局与我国的亚太方略研究 |
62 |
冯梁 |
海军指挥学院 |
海上通道安全与国家利益拓展研究 |
63 |
余潇枫 |
浙江大学 |
中国非传统安全威胁识别、评估与应对研究 |
64 |
王卫星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 |
两岸和平发展与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