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类别 |
二级学院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指导教师 |
职称 |
成果形式 |
项目起止时间 |
项目经费(元) |
10NSD-001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彝族漆器图案与彝族原始崇拜研究 |
杨 芳 |
戴前伦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2 |
社科 |
文新学院 |
网络语言的社会价值研究 |
夏 琼 |
苏黎明 |
讲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3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培养情商,不断优化高校秘书人才心理素质 |
李佰凤 |
邓国军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4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试论诸葛亮与庞统产生不同命运的原因及引发的思考 |
王坤仪 |
孟光全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5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各取所长,共赴取经路——从《西游记》看如何组建成功团队 |
曾 艳 |
邓国军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6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读启式教学法”和“课堂六步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
干芳洁 |
戴前伦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7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后现代语境下的“山寨文化”——以王岳伦电影《十全九美》《熊猫大侠》为例 |
张晓梅 |
邓国军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8 |
社科 |
文新学院 |
探究李白诗歌中的“豁达”及所带给我们的思考 |
杨 进 |
邓国军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09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初中语文作文情景教学全程化研究 |
林 红 |
戴前伦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0 |
社科 |
文新学院 |
揭开伪善的面纱——论吴月娘的人物形象 |
杨韵予 |
康超 |
指导员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1 |
社科 |
文新学院 |
中晚唐民生诗价值取向研究 |
扈学清 |
徐祝林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2 |
社科 |
文新学院 |
陶渊明是个与华兹华斯诗歌飘逸风格的比较 |
王 波 |
张建华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3 |
社科 |
文新学院 |
中美“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初探 |
冷显勇 |
戴前伦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4 |
社科 |
文新学院 |
生存重压下的优雅的风度——由《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男人哲学 |
刘 艳 |
吴童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5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论《论伊豆的舞女》语言艺术的吸引力 |
翟启斌 |
林正新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6 |
社科 |
文新学院 |
从范长江《中国西北角》看历史上的“面子”外交 |
何春林 |
高卫红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7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论流行歌词化用古典诗词所传承的中国精神与中国风格 |
陈思如 |
张建华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8 |
社科 |
文新学院 |
从张艺谋的电影看色调在电影中的艺术效果 |
刘山驰 |
高卫红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19 |
社科 |
文新学院 |
21世纪社会称谓语解析 |
陈明珠 |
高佳 |
副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0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当文学遭遇生态危机——略论生态问题下的中国大陆文学创作 |
向 峰 |
徐祝林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1 |
社科 |
文新学院 |
浅析墨子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借鉴意义 |
陈紫燕 |
翁礼明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2 |
社科 |
文新学院 |
浅谈藏传佛教对藏歌的影响——流动乐曲间的经文 |
王晓虹 |
梁明玉 |
讲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3 |
社科 |
文新学院 |
浅谈东北二人转的“雅”与“俗” |
包晓梅 |
梁明玉 |
讲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4 |
社科 |
文新学院 |
从俄罗斯文学形象系列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
周小琬 |
林广泽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5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影视剧“回锅肉”文化现象反思 |
曾 平 |
刘云生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6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论穿越小说的价值与弊端 |
李晓蕾 |
肖体仁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7 |
社科 |
文新学院 |
羌族碉楼的历史探索及现代价值——以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
张 嫣 |
邓国军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8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土家族舞蹈传达出的民族文化魅力 |
蒋家卉 |
肖体仁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29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在民主与法治社会下——试析当代中国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错位和缺失 |
朱怡雨 |
杨光辉 |
讲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30 |
社科 |
文新学院 |
论:“秦岭文化”下的农村民俗文化构式——以《高老庄》为例 |
鄢继瑞 |
刘云生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
10NSD-031 |
社科 |
文新学院 |
和谐的美 隐秘的痛——浅析“受戒”中作者隐秘的伤痛 |
陈 艳 |
刘云生 |
教授 |
论文 |
2010.6-2010.12 |
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