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 娜 娜. 德语文学世界中的“中国形象”四次转变及动机初探[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 46-50. DOI:10.13603/j.cnki.51-1621/z.2020.03.008
引用本文: 菅 娜 娜. 德语文学世界中的“中国形象”四次转变及动机初探[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 46-50.DOI:10.13603/j.cnki.51-1621/z.2020.03.008

德语文学世界中的“中国形象”四次转变及动机初探

  • 摘要:“中国形象”在德语文学世界的接受和创作中主要经历了“想象-肯定-否定-再肯定”四个阶段的转变,这四次转变前后关联,互相依托,不可分割。“中国形象”的每一次转变主要是基于德语国家各阶段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不完全符合中国的社会现实,这是一种典型的“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的文化阐释策略。

/

    返回文章
    返回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