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之家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风采 -> 正文

相伴三十年,一生情更浓——访中文1978级校友彭方弟

作者:作者:网站管理员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7-12-25

文/院报记者团王茂力李元清胡丽娟王烈进

【校友简介】

彭方弟,男,汉族,1955年4月生,四川荣县人,中共党员。1980年——2000年7月先后担任内江师范专科学校团委书记、人事处副处长、学生工作处处长、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副校长;2000年7月——2010年12月先后担任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副院长等职务。2011年——2015年担任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曾任内江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内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文章二十余篇。科研成果曾经获教育厅第五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一次获省教育厅德育科研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内江师范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两次。在工作中多次受到省、市级有关部门和学院奖励。曾经获得省、市、学院多种荣誉称号。


卷曲浓密的头发、黝黑的皮肤、魁梧的身板和洪亮的嗓门,这个看起来严肃和持重的人,就是中文78级校友彭方弟教授。已经年届耳顺之年的他,仍是一身风尘、一派忙碌。

幸福,只因桃李芬芳

彭方弟一生勤奋耿介,对教育事业爱得深沉。“你们什么都不用问,我自己说。”采访一开始,彭方弟这样告诉我们。因为岁月的变迁已在他心里生根发芽,开满鲜花。

1980年,刚刚毕业的彭方弟被学校择优选留,任校团委副书记一职。1983年,他担任校团委书记1991年任学生处处长,1993年担任内江师专校长助理,1996年担任师专副校长。2000年,担任内江师范学院副院长,2011年调任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整整30年,他主要与学生打交道,可以说,他是当年在校教师中对学生了解最多、认识学生最多的一位。无怪乎多年以后,他仍能对学校历届优秀学生如数家珍:“70年代有以黄济仁为代表的作家群,以全国优秀教师卢中泽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和博士生导师陈滋利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以四川卷烟厂文光,四川电视台郭建新为代表的干部和企业领导群体;80年代有以内江市副市长李思明为代表的党政干部群体有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评审委员曾廷英为代表的海外科学家群体以祥和涂料磷化总部总经理伍泽涌为代表的优秀企业家群体;到90年代,出现了全国美术课一等奖获得者张力为代表的优秀教师群体,内江市委组织部郑平,苟世斌为代表的优秀选调生群体;2000年后,有以方茜为代表的一大批考取研究生的优秀学生群体,以成都25中名师诸江为代表的优秀教师,以四川省普通话形象大使尹宏波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团队等一大批为学校争光的优秀学子群体……”

30年青春交付,30年辛勤躬耕,他的心血没有白费。如今桃李满天下的他,一谈及曾经的学生,他的眼里就闪耀着幸福的光。

赤诚,源于使命担当

学校升本建院以后,作为副院长的彭方弟先后分管学生、后勤、保卫、开云官方入口下载 、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部门和单位工作。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是兢兢业业雷厉风行的他不管是在哪个位置上仍旧那么诚笃正直、平易近人。
彭方弟说,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次,为迎接泸州市合江县教育局的两位局长来校选聘人才,他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小时,浑身都冻僵了。本来,合江县教育局只打算给学院十个进人指标,但是他的举动深深打动了两位局长,其中一位局长说:“还没遇到一个领导像这样……”于是内江师范学院那一年得到了合江教育局更多的追加指标。“做事情就要以诚心换取信任,把工作做精了,就能解决困难,把事情做好。”彭方弟说。

2007年,正值学校迎评促建的关键时期。彭方弟副院长成天马不停蹄,带领各分管联系部门(单位)争分夺秒搞建设。对于各部门(单位)取得的点滴进步,他都为之欣喜莫名。当然,这些成绩背后各部门(单位)的辛勤付出,他也都看在眼里“拿新图书馆来说当时,书籍的整理、搬迁工作是职工暑期加班,有些甚至工作到深夜两三点赶出来的。还有学校的招生工作,那一年生源特别充足,招生质量大幅提升,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当时,各个系都组织骨干力量到各地去作招生宣传,让更多的人深层次地了解内江师院……”

除了学校中心工作、分管联系部门(单位)工作,彭方弟的心里还时刻都装着师生的安危、学生的成长。作为分管联系保卫部门的副院长,处理突发事件对彭方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当年,中文系有一位同学,经常打架违规,在毕业离校的那天晚上还在宿舍楼顶大吵大闹。刚回到家里的他在得知此事后,立刻去了那幢宿舍,和这位同学真挚地谈心。“你能感觉到他渐渐平静下来的内心。面对这样的学生你要让他感受到爱,做学生工作的人最重要就是要有爱心。”彭方弟回忆说。

2011年1月,彭方弟受命担任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当时,该学院新校区建设尚未实质性动工,各项事业可谓百废待兴。和全校干部职工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让学校搬进了新校区。之后在他的带领下,2013年12月,该院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重点培育院校,并于2015年4月顺利通过中期检查。经过他的多方协调,学校还申请到了6500万人民币的以色列国际贷款项目,用于实验室建设。在任不到5年时间,彭方弟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该院教职工的好评,以无愧于师生、无愧于党的信任光荣退休。

求索,为有大爰无疆

回首这些年,彭方弟成功扮演了许多角色,比如领导、师长、学者。“其实我也是个性情中人,平时看电视、看小说都要流眼泪呢!”彭方弟说。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至真至情,立体而生动。

彭方弟说,学生是学校的名片,只有热爱学生了,这个学校也才会有自己的追随者,学校才能发展得更好。教育学生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告诉学生工作的过程而是提醒他工作的结果,一个大家需要的结果。在这个时候学生就会自己去寻找到达期望结果的路径,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能力才可以得到提升。他说:“曾经我带学生去社会实践,一个政史系的学生和我聊天说他不喜欢毛泽东,我就问他能否背一首毛泽东的诗,能否说出毛泽东著作中的一个篇章,他说不能,我就对他说,你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怎么能去评价一个人呢?我背诵过很多毛泽东的诗词,他的大部分著作我都看过,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我还给那个同学背诵了一首山东大学教授高亨写的评价毛泽东的词《水调歌头?读毛主席诗词》,最后那个同学说:“我回去一定认真看看毛泽东的文章和著作

彭方弟一直关注着学校的困难学生,比如当年体育系的叶绿、教心系的魏小倩……他说“贫困是社会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物质的贫瘠不代表精神的贫瘠,我是一个父亲,也是一位教师,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既然我能帮助他们,那何乐而不为呢?”他还说,大学生的气质养成跟学校的氛围有关,他所能做到的一切,就是转变学生的价值认知,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和完善。他说道:“关爱学生,有时自己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还有更多的事没有想到,也没有做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我相信今天在岗的同志会比我做得更好。”

谈起当年在校学习和工作,他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是陈应祥、官长驰、陈涛、刘宗邦……感谢他们教育了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领导是张世定、傅承均、洪范、何斯宣、周德襄、张祖福、刘襄笃……是他们培养了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大批勤学苦干的学生,是他们的精神感染了我。”

彭方弟同志在工作之余也做了许多研究相关文章曾被刊登在《探索》、《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刊物上,科研成果多次获得省、市、校级科研成果奖。个人也获得了省、市、校多项荣誉称号。但是,他总说:“与很多老师相比,我的成果还不多,研究还不够。”

如今他在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担任院长,又不知疲倦地投入到管理育人的工作,仍然保持了当年的劲头。

今年是内江师范学院六十华诞这六十年中,彭方弟陪伴学校走过了三十余载。与其说他是内江师范学院的校友,不如说他是与内江师范学院一起成长,是彼此见证一路风雨的挚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