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报记者团 胡丽娟 孙 杨)
四季苍翠,冰霜无惧,雪松,挺拔秀美;隆冬朔风,屹立不屈,雪松,傲然挺立。高松出众木,巍巍雪松,傲雪凌霜志,不为繁华。当众多英杰汇聚于内江师范学院,也难掩一株雪松的风华。内江师范学院1990级美术系学子林雪松,现执教于四川音乐学院,是书画大千故里走出的又一位优秀画者。
难忘大学时光,岁月悠悠
时代变迁,内江师范学院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易校名,光阴的故事,藏在曾经的岁月中,无声无息中,早已是终生难忘。大学时光在每一个学子身上都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对于大学生活中的往事,林雪松谈道:“记忆犹新还是以前的美术楼,除了学习,还承载着许多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纯真的友情,愉快的嘻哈,还有每周末教室里彩色的灯光,曼妙的舞曲。” 岁月啊,仿佛从未走远,历经多年,那些时光深处的故事还历历在目,清晰可见。这就是大学,充满可能的地方。歌舞青春,年轻岁月,有奋斗,有拼搏,有同学们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难忘回忆。多年前,一群年轻学子,他们意气风发,奋力挥动手中名为“青春”的旗帜,将热血青春留在这里, 他们自信自强,他们独立敢当。当周末来临,当音乐响起,他们舞步旋转,青春飞扬。闪亮的灯光,跳跃的步伐,那是最好的年代,踩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踏歌而来,骄傲地奔赴远方。
在那个物质文化相对落后的年代,没有太多诱惑,大学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林雪松说到,那时的周末晚上常常有人在画室里画画,也许正是在这样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每个人的能力得以迅速提升,反复的练习给人带来的进步是巨大的。
在林雪松印象中,班主任熊国民像慈父一样,扮演着双重角色,对同学们既严厉,又默默关爱。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进步和成长。即使多年过去,那份师生情谊仍然根植于心,不曾磨灭。
不悔旧梦归处,时光匆匆
光阴流转,四季更迭,时光匆匆,江水悠悠,内江师范学院在历史文化的滋润下越发闪耀,前辈们留下的足迹,使文化底蕴越发丰厚。大学这座象牙塔,不仅能够锻炼人,也是一个造梦空间。只要你有梦想,善于学习,关注细节,关注生活,就会学有所成,实现梦想。
遍布校园各地的爬山虎,热烈盛放的蓝花楹,共同见证一代代内师人的奋斗历程,从不懂事变得成熟,变得优秀。年轻人的到来,为校园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大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都受到学校为师者的重视,而学生本人也在参与文体、科研等活动中注重提升自己的能力,锤炼自己的人格,所谓人生不设限,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如此。正如现在的学生也在各种活动中崭露头角,锻炼自己一样,林雪松在校期间不仅学习刻苦,重视专业水平的提升,也在积极参加学生社团工作,他读书时当过一年班长,他相信当班干部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也可以激励自己加强自身的学习,当班长的经历让他渐渐明白“以身作则才能管理好班级”。
坚持学无止境,勇攀高峰
大千书画乡孕育了许多人才,用她的钟灵毓秀、历史积淀为根基,风云激荡数十载,更育英才千千万,内江师范专科学校作为林雪松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为他继续奋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毕业后成了一名乡村小学美术教师。
但林雪松前进的步伐从未停止,他在工作中不忘使命,继续钻研学习, 深入研究,于1996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本科。在2000年毕业后,在重庆沙坪坝区任中学美术教师。
可他还不满足于此,有着更大的追求。通过努力,2003年,林雪松考入四川美术学院继续攻读研究生,2006年毕业后在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任教。他的课轻松愉快,深受学生的喜爱,被学生们称为“真正的艺术家”。
60年再起征程,催发并进
甲子风云,60载悠悠岁月,沧桑巨变;三校合一,三千日漫漫时光,继往开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厚德载物,砥砺笃行。莘莘学子,奉献美好青春;菁菁校园,铸就不朽辉煌。忆往昔,青年才俊指点江山;看今朝,薪火相传弦歌高扬。
作为前辈,林雪松对现今还在学习的师弟师妹们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走好当前的路,未来会更美好!”林雪松说,青年人应不忘使命,秉承“明德、博学、笃行、创新”的校训继续前行,谦虚学习,利用好校园资源,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同时走好自己的路。既要有诗和远方的梦想,更要有勤奋刻苦的实际行动来成就梦想。路在脚下,梦在远方;行于途中,学于路上。
听闻母校新校区正在建设中,林雪松说:“希望母校新校区有新风尚, 为青年学子奠定好人生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内江师范学院,在风雨中前行,60年物换星移,济济人才奔赴祖国各地,他们年轻,有朝气,有活力,不忘内师人本色,尽展内师人风采。雪松依旧傲然挺立遍布校园各地,四季常青,终年秀丽。漫漫时光,我们都是逐浪人,追风逐月,终将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